球迷怎么同情起了踢假球的人?
国足憾负日本沙特那段时间,还出了一个大新闻:
“假赌黑”专项整治:查实假球、赌球120场涉41支队
为此中国足协给出了60人禁足名单。
考虑到时间的敏感性,网友吐槽中国足球都这么差了,你们还踢假球啊。
是我,我也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。按理说大家应该都去骂失足球员了。
偏偏画风一转,纷纷同情起他们来了。
一开始觉得踢假球是被逼无奈。
后来说这样的假球踢出了格局,对得起家人。
你没看错,他们一本正经地说这事很正能量,能多踢就多踢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很多人走向了反派一面呢?
今天就来看看这件事。
他叫丁捷,被终身禁止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的活动。
现在他写长微博,说违规违纪的比赛,是在2021年12月8日进行的中甲比赛,当时陕西长安竞技对阵南通支云,他所在的长安竞技最终2比1赢了。
这场假球让他赚了7万元。
冒风险去赚7万块,似乎对百万年薪的球员来说很不划算,那问题来了,他为啥还踢假球呢?
答案是被欠薪欠怕了。
一次被欠909万,另一次被欠200万,合计达到1100万了。
这笔钱并不是天降横财,而是丁捷踢得出色的回报,比如他还帮助过陕西长安竞技拿到中甲第五名的历史最好成绩。
这么一对比就显得俱乐部不厚道,那他能怎么办。
铤而走险违法犯罪也只犯一次,只拿了7万块;还不放水,而是拼尽全力2比1赢下比赛,够通情达理了吧。(丁捷自述)
更何况他也知道自己错了,也接受了处罚,退了钱,赔了款。
所以不只是诉苦,丁捷写长文也是希望大家能更好地看清事实真相。
这时候另一个人如法炮制。
他叫杨文吉,也被终身禁足。
他说我更惨,因为我月工资税前1万2。
收钱的场次是在2022年11月的足协杯上,他所在的江西庐山最后0比5输给了上海申花。
他也没有摆烂、消极,职业生涯里一直努力踢球,最后帮球队在中甲里保级成功。
所以这样一名蛮积极的球员,为啥踢假球?
因为他知道,税前1万2的工资对于吃青春饭的职业球员来说很低,还时有时无,就像那一年联赛结束,俱乐部拖欠他四个月的工资。
而且明明踢得不错,结果半年下来,之前承诺的奖金一分钱没有。
除了被欠钱以外,孩子出生了,家里需要用钱,让这位原本踏踏实实的球员分外焦虑。
各种交困下,他选择踢一场假球,赚4.4万。
假球的酬劳不高,但代价很大,杨文吉等来的是3个月缓刑和终身禁足的处罚。
他和丁捷一样知道自己错了,但还是想把违法犯罪以外的事实告诉大家。
他们诉完苦后,第三个球员出现了。
他叫孙冬,也被终身禁足。
他说的就更触目惊心了。
首先,工资极低,他们这样小俱乐部的球员一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,他个人是到手3万块。虽然工资低是低,但起初俱乐部不欠薪。
不过欠薪来得也很快。因为疫情,加上其他原因,俱乐部开始欠薪,整整16个月没发钱。
然后,欠钱的变成了爷。老板告诉他只给50%,不然俱乐部解散,大家一分钱也别想要。
你听说过吗,还钱来能打对折。
更别说,就连3000块的看病康复钱都不给报销。
他还要还房贷,之前已经穷到跟父母借钱还了。
看到这里,大家似乎明白了他为啥踢假球。
最后那场假球,他没上场,但收了2万4千块钱。为此他等来的是有期徒刑8个月。
看完上面这些故事,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自述离事情真相有多近。但很容易产生一个感慨,把人逼成这样真的好吗?
一点也不好,而且不是个例。
“中国足协公布的122场比赛里基本都是欠薪导致的。”
一时半会,很难破局。
“(孙冬)我问过警察叔叔,我说如果这么长时间的欠薪发生在你们身上,你们会怎么样,他笑了笑,跟我说也挺同情我们这种在低级别联赛踢球的低级球员,工资也不是很高,还面临各种生活压力,但是没办法赶上了。”
仿佛在说,你踢中国足球,你就只能自认倒霉。
不过好在,大方向上,他们都期盼中国足球好起来。
另一边,一种声音不绝于耳。
“如果因为别人没底线,自己也用丧失底线的方式回击,那社会就乱套了。”
很有道理,禁足名单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被逼上梁山的。
比如金敬道,担任过国青队队长,入选过国家队,他所在俱乐部没有欠薪问题,他拿的也是国脚级别的顶薪合同,但他还是涉嫌赌球了;
再比如来自韩国的外援孙准浩,他拿的也是外援顶薪合同,但他还是涉嫌赌球了。
他的故事也挺戏剧性的。
他说自己是因为害怕才招供,自己只是收了钱,但没有踢假球。
但在韩国发布会上,从头到尾只是不断主张自己有多委屈,对事实关系却含糊其辞。
连韩国球迷都看不下去了,痛斥他太假了。
外交部回应说孙准浩已认罪认罚。
可见有的人不缺钱,但还是会玩假球,会去赌球,慢慢地就变得伪善了。
总之,他们都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,我们就没必要去共情他们。
这些人的故事,这些人犯罪的动机,也不是这起事件里最关键的部分。
踢假球赌球的人再怎么委屈,都是违法犯罪了,受到了惩罚;既然如此,俱乐部怎么能一边欠薪,一边运营呢。
肯定有球迷会说,欧罗巴也干了,怎么咱们自家的联赛就不行呢。
确实如此,欧洲个别知名俱乐部出现过类似困境,而且还不是在疫情期间的。
你说这样的联赛真赚钱吗,足协又有多少资源能拿出来为俱乐部们考虑呢?
更严峻的是,青少年渐渐不被重视了。
最近一份足协财报显示,总支出和总收入都在减少,同时,2018年到2022年,青少年支出(青训培养建设支出)减少了38.3%。
那还有多少数据能支撑“中国足球用真金白银滋养其他项目”这一说法呢?
只不过,可以肯定,男足凑合着自给自足,国家就可以把体育预算更多留给其他项目。
所以,我们也不是要刻意批评足协,足协确实很难,能做的有限。
但还是一直努力在做。
为的就是,在2035年基本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,并在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。
希望到时候的足协能令人刮目相看。
希望到时候中国足球令人心潮澎湃。
可以看到一篇“性瘾者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