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力!苏超火爆,消费火热
8月16日、17日
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
第九轮比赛即将打响
一票难求的现象
又一次成为网络热议话题
赛场内的激情呐喊与
赛场外的消费热潮相互交织
“吃得放心、买得安心、玩得舒心”
成为球迷和游客的共同期盼
全链条管控、精准化监督
守护足球狂欢“食”刻无忧
赛事的火爆不仅点燃了球迷的热情,更带动了消费市场繁荣,江苏省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,苏超前六轮比赛监测的旅游、出行、餐饮、住宿、体育5个场景合计实现服务营收379.6亿元,同比增长42.7%。
食品安全是赛事消费的重中之重,苏超自5月走红以来,江苏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以全链条管控、精准化监督为核心,筑牢食品安全防线,让每一口美食都经得起检验。
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赛场周边、网红景点、重点商场、大型餐饮等区域,逐一摸清营业执照、健康证明、食材索证索票等情况,杜绝问题食品流向消费者。
无锡市 江阴市
无锡市市场监管局联动江阴市市场监管局建立“市局统筹+属地落实+点位驻守”三级保障体系,为球员、裁判员入住酒店拧紧“安全阀”,18项关键环节的“体检式”检查覆盖从原料到加工的全流程;“无锡市市场监管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”及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系统实时监测冷菜间温度、紫外线消毒时长等26项数据;针对赛场周边、集中观赛点及足球夜市开展“错峰监管+动态巡查”,对现制现售摊位实施“一摊一档”管理,确保即食美味既可口又安全。
盐城市
盐城奥体中心赛事期间,市场监管部门逐一核查赛场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资质,让过期变质、“三无”食品无处遁形;对于承担接待和盒饭供应的酒店,从食材采购到加工储存的各个环节,均实施了细致把控。
南通如皋市
南通如皋市市场监管局提前入驻赛事酒店,对餐饮接待菜单、食材加工过程、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并进行全流程跟踪管理;聚焦原料查验、操作规范等关键环节,对主城区1400余家餐饮单位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全覆盖检查,从运动员用餐到球迷聚餐均让人倍感放心。
规范赛事期间市场价格行为
重点监管广告虚假宣传
苏超赛事期间,住宿、餐饮等消费场景的价格波动,以及借苏超名义进行的营销炒作,成为市场监管部门的重点整治方向。
价格监管方面
常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商品、景区门票、宾馆酒店、停车收费等重点民生领域,常态化开展市场价格监督巡查,持续规范赛事期间市场价格行为。
扬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市区联动巡查,密切监测住宿、餐饮、停车等重点领域价格动态,同时结合突击检查,对哄抬价格、价格欺诈等行为予以严厉查处。
南通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住宿餐饮、交通出行、商业零售、旅游景区等重点领域以及参与苏超优惠活动的商家,通过集体倡议、发放提醒函等方式,引导经营者合理制定赛事期间商品服务价格,确保线上线下的促销价格说得清、对得上。
广告宣传合规方面
常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地铁、公交、车站、户外大屏等10余家重点媒体发布单位开展行政指导,发布广告合规指示,防范商家发布以苏超名义炒作商品和服务的违法违规广告;引导相关单位创作彰显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公益广告作品,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。
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比赛场地内部广告以及地标建筑、交通枢纽、重要商圈等户外广告纳入重点监管,守住广告真实底线,避免消费者被虚假宣传所误导,并加大赛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,建立侵权纠纷快速处置通道。
宿迁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广告日常监测和户外电子屏管控,重点提示经营者禁发敏感和不良信息,下架电梯、过街、快递柜、道闸等广告1375块(张),指导249户广告主和媒体企业。
球迷放心买好物
消费避坑有指引
为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优质的特色消费,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与消费者组织,从地域特产的精准推广到消费陷阱的提前预警,服务型监管为苏超消费又添一层保障。
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
在多趟高铁上铺设带有苏超元素的“江苏好礼舒心相伴”宣传画面,并在多个地市的火车站电子大屏上线宣传,让南京盐水鸭、苏绣披肩、无锡小笼包等地方特色被更多人知晓,解决消费者去哪儿买、买什么的烦恼。
在镇江的主赛场内,华秀镇江锅盖面伴手礼四联盒、金山素面礼盒、源春肴肉、恒顺香醋等“镇江好礼”产品吸引了众多球迷关注,企业搭起帐篷介绍这些特产及其制作技艺,让消费成为感受地域文化的窗口。
消费提示
江苏省消保委建议
消费者出行前可查询景区官网了解苏超门票优惠政策;购买纪念品或特产时,要仔细辨别质量、材质和定价,核实官方授权标识以防假冒。
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提醒
针对足球培训建议家长,优先选择有资质的机构,先试课再报名,签订书面合同须明确课程与退费规则,谨慎预缴费用;选购装备时以安全为首位,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,涉及赛事标识的优先选择官方渠道购买。
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
购票认准官方渠道,警惕内部票、钓鱼链接和共享屏幕等诈骗陷阱;餐饮住宿预订时核实地域、日期限制等细则,选择证照齐全的店面就餐。
3·15观点
精心呵护拉动消费的新引擎
当下,苏超的绿茵场上正激荡着前所未见的激情,赛场周边同步升腾的消费热度更令人瞩目。当一票难求的盛况成为常态,当苏超前六轮直接带动相关领域服务营收达379.6亿元、同比激增42.7%时,人们见证的不仅是体育的狂欢,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消费盛宴。这场盛宴背后,市场监管部门与消费者组织以监管为民、服务发展的精准实践,悄然成为赛事经济稳健前行的护航者。
苏超之火,绝非孤例。它是继火爆全国的“村超”“村BA”之后,又一燃爆体育圈内外的体育消费新场景。正如“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”所催生的冰雪消费热潮,苏超凭借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、完善的服务产业链条和旺盛的赛事生命力,成为拉动地方经济、激活消费市场的澎湃动力。
面对如此蓬勃的消费新形态,市场监管的智慧在于“优化服务中加强监管,严格监管中凸显服务”。江苏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监管为民的宗旨融入每一处细节:为守护“舌尖上的安心”,南京市展开拉网式排查,无锡市构建“三级保障体系”,盐城市严查过期变质食品,南通市提前入驻实施全流程跟踪——让每一口美食都饱含信赖的滋味。在群众关心的价格秩序方面,扬州市动态监测与突击检查并重,南通市通过集体倡议与发放提醒函引导明码实价,常州市聚焦民生领域重点巡查,确保价格透明、明白消费。在广告合规方面,常州市加强重点媒体行政指导,扬州市守护知识产权、建立快速处置通道,宿迁市强化日常监测,共同构建清朗公平的信息空间。同时,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动发力,在高铁上开展伴手礼宣传,让南京盐水鸭、苏绣披肩等“江苏好礼”借势出圈;发布精准消费指引,从赛事门票购买到体育装备选择,从防范诈骗到合同签订,为消费者点明避坑门道。
面对体育与消费、文化、旅游的深度融合,市场监管的创新举措必须紧跟层出不穷的新消费步伐。苏超的火爆实践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:唯有以“精准、快捷、有力且不失温度”的监管落子,才能确保体育赛事与消费热情共生共荣。从无锡市的“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”实时监测,到各地对市场秩序的昼夜守护,再到消费者组织的预见性消费指引,市场监管之网正在织就更安心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,为消费意愿与消费信心持续注入不竭动能。
终场哨声响起,比赛会暂时落幕,但苏超点燃的消费活力与监管护航新消费的服务模式不会结束。当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奔涌不息,市场监管的“有形之手”要继续以法治为篱、以服务为桥,在烟火升腾处守护公平与安心,让苏超的激情永不落幕,也让发展的活力生生不息。
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
来源/中国消费者报·中国消费网
记者/薛晶晶 徐文智
编辑/李晓雨
监制/何永鹏 任震宇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10120170022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 - 88315438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