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超,让国际足联急了?

作者:小小主编发布时间:2025-07-16 22:49:27阅读次数:0

图片

作者 | 燕梳楼

当6万名球迷挤满南京奥体中心,40℃高温下的呐喊声震耳欲聋。

场外数十万没抢到票的真爱粉,则聚集在遍布大街小巷的50个“第二球场”,吃着小龙虾、喝着冰镇啤酒同步观赛。

这一场南京VS苏州的省会德比,创下了苏超开办以来的最高现场观赛纪录,也刷新了中国业余足球赛的观众纪录,把中超远远甩在身后。

有网友就调侃说:现在,最急的应该是那个一直暗中观察的国际足联。人家心里估计都快急疯了:中国这么大的市场,这么能花钱的球迷,怎么就是进不了世界杯呢?

最新消息是,为纪念2030年世界杯100周年,国际足联打算把参赛队伍扩大到64支,这样亚洲赛区的名额就有12个。为了让中国队入围,他们真的很努力了。

这是国际足联特别喜欢国足吗?当然不是,而是看中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。一个省级联赛都能踢出3亿的真金白银,这么大的蛋糕怎么能不让他们眼热心馋?

第一,江苏十三市“互怼”出圈,一场全民造梗运动

苏超最初是怎么火起来的?就是因为太草根,草根到大家可以在网上随便调侃。没想到,一句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的离经判道,让苏超很快了圈。

我调查了一下,这个圈最早就在抖音。因为随手拍随手发,谁也没有在意“散装江苏”竟然会持续输出宇宙级的梗。截至目前,短视频平台#苏超、#苏超联赛等话题的播放量已突破200亿次。

完全可以说,这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。网信江苏发布的首份苏超赛事影响力报告显示,95.2%的江苏人都知道苏超,58.5%的网友表示关注“苏超”是因为网络热点话题带动,其中80%都不是传统球迷。短视频平台‌是公众了解“苏超”的第一渠道。

其中,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占79.6%,微博、微信等社交媒体占58.0%,电视广播媒体占28.1%,身边朋友推荐等口碑传播占24.3%。

“苏超”的独特魅力,在于将江苏十三市的文化差异转化为创意无限的网络狂欢。在抖音平台,各城市账号开启了一场充满善意的“互怼”大战。南京球迷在看台上用方言高喊“给水蜜桃加盐”。

而苏州借流行歌曲《鸭子》玩起谐音梗,调侃南京“像只‘叫嗷’的鸭子”,只要能赢南京,输谁都无所谓。盐城队球衣印着楚汉战甲图案,南通队把狼头绣在队徽上,淮安球迷举着“浪里马”的LOGO。

图片

因为一个苏超,把一盘散沙的江苏,变成了十三盘散沙。十三个城市本来就谁也不服谁,一到球场上更是分外眼红,主打一个天时地利人不和。

第二,线上消费爆增,苏超成消费“最强引擎”

平台带火了苏超话题,自然也就成了各大城市文旅的流量入口。比如常州主场对南京那一战,小恐龙“气晕”了,网友们“心疼”的不得了,直接就把恐龙园带火了。

据说那一场有15万人涌入常州,虽然笔画都快输没了,但十三妹的流量却让人分外眼红。毕竟有了游客,线上下单预订门票、酒店、美食,流量就成功转化为“留量”。

上上周末是“苏超”的第6轮争霸,让江苏消费市场迎来新一轮爆发。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,周末江苏全省团购订单消费环比显著增长,酒旅订单消费环比激增110%。

同时,多个城市也是表现亮眼:苏州、镇江、常州、南通、南京、无锡、扬州的抖音团购订单消费均环比上涨超36%。其中盐城酒旅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超235%,增速居全省首位。

图片

南京主场迎战苏州队的比赛成为流量漩涡。华昌龙谷乐园、南京欢乐谷、汤山欢乐水世界、南京珍珠泉水世界等景点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分别增长328%、217%、368%和297%。

酒店业同样迎来春天。扬州主场迎战无锡队期间,当地酒店团购订单消费环比激增105%。镇江、淮安、南通的酒店团购消费额环比均实现60%至100%的增长。

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显示,7月4日至6日,南京接待游客达218.1万人次,文旅消费总额27.2亿元,其中异地消费达17亿元,均列全省第一。

持票者走进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,苏州把联赛赛程植入园林夜游,常州恐龙园对扬州球迷免费开放,一张球票成为跨越城市的通行证。

第三,线下消费引爆,小龙虾与啤酒的“流量狂欢”

线上火下,线下也跟着热闹起来。赞助商们最先嗅到商机。赛事启动时仅有6家赞助商,如今已猛增至19家。官方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。

各大品牌商连夜下场争夺赞助商席位。洋河股份全省冠名抢不到,那就全程赞助宿迁队,借赛事热度推广产品,效果也是立竿见影,省内渠道库存直接下降60%。

图片

当然,对于广大球迷来看,早就生死看淡输赢随便,除了斗图玩梗情绪价值,还需要真真切切的到手福利。自从常州开了萝卜干炒饭的先河,各家就照抄作业。南京宣布,牛首山、金陵小镇对当晚球迷免费开放。

当足球遇见美食,消费的火花更是瞬间迸发。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,开赛仅一个月,江苏省抖音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63%,盐水鸭、小龙虾等地域美食成为最受欢迎的“观赛搭子”。

而在江苏人的观赛清单里,小龙虾是最佳伴侣。平台数据显示,“苏超”开赛一个月,全省小龙虾订单同比增长42%。其中淮安表现最为抢眼,团购订单同比增长150%,销售额飙升188%。

徐州烧烤同样战绩辉煌,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近50%。在宿迁,球迷们高喊“恐龙吃龙虾”的口号响彻球场,将本地特色与赛事氛围完美融合。

第五轮苏州主场,昆山奥体中心外的“球迷市集”人头攒动,5公里外的慧聚广场“苏超第二现场”顾客达2470人,几乎是平时客流量的5倍。

第四,抖音平台助力,流量变“留量”的转化之道

面对汹涌的消费热潮,抖音生活服务与地方政府、商圈紧密合作,将线上热度转化为线下实实在在的销售数字。

7月4日至6日,抖音生活服务联合江宁百家湖商圈落地2025南京国际啤酒节。活动特别设置“苏超”球迷打卡专区,带动江宁区相关商家销售超900万元,消费订单环比增长39%。

图片

与此同时,南京鼓楼区商务局在抖音发放百万消费券。用户搜索“鼓楼消费券”即可获取600多个酒店、餐饮商家的惠民补贴。而知名餐饮小厨娘淮扬菜、南京大牌档也纷纷给球迷送上了免费鸭子。

在常州,恐龙园在比赛日对扬州球迷免费开放;南京开通球迷专列直达淮安;苏州将太湖旅游线路与球赛捆绑销售。数据显示,苏超期间常州接待扬州游客达15万人次,南通早茶店单日营业额突破50万元。

南通狼山森林公园等“出圈”景点的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35%,休闲运动品类订单环比增长168%。抖音生活服务也借助苏超这波热度,联合本地商家发起了 “跟着苏超逛吃江苏” 长期活动。

而江苏十三市的商家们早已尝到甜头——单是南京一个周末就创下27亿元文旅消费。

第五,赛事经济的江苏密码,均衡发展孕育消费盛宴

随着苏超的风靡全国,川超、赣超、浙BA等赛事搞起来了,很多观察家认为,苏超模式很难模仿。但“苏超”带起的“赛事经济”实践,足以让更多城市借鉴。

“苏超”的背后,是江苏独特的区域经济格局与文化底蕴在发挥作用。专家认为,多元包容的文化、雄厚的经济基础、均衡的区域发展是三个关键支撑。

一位投资大佬也指出,“苏超”的成功核心在于 “情绪价值+地域文化”的双轮驱动。通过低票价、高参与度的模式,激发城市荣誉感与集体认同,带动多领域消费增长。

江苏十三市实力相对接近,各市都拥有万人以上足球场、4A级以上景区、高铁站点和大型商业综合体。这种均衡发展塑造了各市居民强烈的自信自强心态,为赛事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。

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:58.9%的受访居民表示会因“苏超”增加体育消费;65.5%会增加文化旅游消费;62.3%会购买“苏超”周边衍生品。这些数据印证了赛事对消费的持续拉动效应。

当盐城球迷的煎饼摊单日卖出3万个“足球造型煎饼”;镇江夜市小龙虾销量翻5倍,国际足联的扩军方程式仍在求解:给多少名额,才能让14亿人的市场笑着掏钱?

如何让流量成为留量,答案或许不在绿茵场,而在那些10元票根撬动的3亿消费账单里。

足球在这里不仅是运动,而是一种新消费主义。

-End -

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:

标签:
收藏
分享
发表评论
发布
暂无评论